社会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乡村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吹号角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献智力

作者:邓泗洲 发布时间:2022-01-19 13:16:11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乡村文化振兴,代表着亿万农民在文化精神上的认可。把“乡村文化振兴”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项重要内容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战斗号令。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如何研究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乡村振兴?如何有力推进广东省乡村文化振兴走在全国前列?针对这些问题,由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和广东省金创乡村振兴智库基地以及由这两家机构牵头组建成立的广东省金创乡村振兴智库帮扶联盟,继2021年10~12月在广州市越秀区羊城同创汇编辑楼1807室分别举办了《广东省金创乡村振兴帮扶智库联盟成立暨乡村振兴与金融创新研讨会》《如何运用金融“活水” 浇灌乡村振兴之树》《农业农村投融资金与项目对接沙龙》《如何让乡村产业振兴“龙头”活起来,以推进广东省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等四次专题研讨沙龙后,近日下午,又在广州市富力盈凯37楼举办了第五期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研讨会。

  前排列6人分别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雷传平教师、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柯可会长、广东工商学院原院长易江教授、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何五星会长、广州链享加集团公司王伟忠董事长、中林(广州)科学研究院毛贺民执行院长 。

  参加本次专题研讨会的,有广东省社科联联络部、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广东省金创乡村振兴智库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院信用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广东省现代信用管理研究院、广东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林(广州)科学研究院、广州沃顿商学院、城乡智慧商学院、洪福莱策划设计院、中科院华南植物所、中科院华南植物所贵州育成中心、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广东省老子研究协会、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促进会、广东省农产品流通协会、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广东省健康管理发展促进会、广东省孝文化研究会、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广州信息协会、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广州市营销协会、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广州珠江会、广东省优质农产品流通乡村振兴科普基地、中国平安广州分公司、广发证券万博二路营业部、广电新闻&中洲农会、广东向前教育科技公司、广州珠江文化娱乐制作有限公司、广州极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科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维兰尼生物有限公司、广州中美置业集团中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樱花龙头企业广州天适集团、天适樱城(广东)运营管理公司、广州聚旺贸易有限公司、广州斯巴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广州中技创投有限公司、广州美酿贸易有限公司、佛山众创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发展中医药基金会、广东人民出版社名家联合工作室等50家单位参加会议。

中林(广州)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毛贺民

  会议由中林(广州)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毛贺民主持。他简要介绍参会人员后对会议议程也作简介:一是由本研讨会发起单位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和广东省金创乡村振兴智库研究基地负责人何五星研究员介绍本次研讨会的意义目的和主题内容;二是请专家学者作乡村文化振兴的专题主讲报告;三是参会人员围绕研讨会主题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自由讨论发言。

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会长、广东省金创乡村振兴智库基地主任何五星

  本次发起单位负责人何五星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铸魂凝神、以文化人、滋养乡情等方面展开研讨,深入剖析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人才等具体措施,旨在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言献策。

  目的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为指导,通过研讨乡村文化振兴的成绩与不足、现状与未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扬成绩和找出差距,结合广东省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情,研究下一步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和提供政策建议。

  本次研讨会讨论的议题:(1)如何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五大振兴重点是乡村文化振兴?怎样处理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关系?(2)广东省乡村文化振兴取得哪些主要成绩以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影响发展瓶颈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3)“十四五”时期尤其是2022年,广东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路与具体举措有哪些?(4)如何正确理解和具体落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优良民族传统文化与开创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开创广东省全新的文化产业局面。

  具体内容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①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②创新管理,扩大投入,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③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④引进人才,配齐队伍,为乡村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⑤丰富载体,扩大影响,不断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线和蓝本,此基础上,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运用如何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为乡村振兴造好舆论和服好务。

广东工商学院原院长、中国首位行为理论博士、广东省人大立法委顾问易江教授

  进入第二个主旨演讲阶段,首先广东工商学院原院长、中国首位行为理论博士、广东省人大立法委顾问易江教授主讲题目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抓手与路线图》。易江教授演讲的内容丰富多彩,重点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演讲乡村文化振兴的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江教授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中,核心价值观起到的是中轴的作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器。

  他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中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取向:其一,国家的价值目标取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其二,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公民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价值准则着眼于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凝聚了全社会的道德共识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优秀传统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普遍性。

  第二部分演讲乡村文化振兴路线图——即:本、道、术、效路线图。

  所谓“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的是要进行“调查研究”。乡村文化振兴中“本”的本质性要求有三个方面,(1)目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公约数)。(2)目标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3)为人处事(乡规民约),包括“五为”:人格立起来;人志强起来;人品雅起来;人心暖起来;人性透出来。“六处事”: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小事不误事 ;大事不了事;好事不虚事 ;坏事不入事。

  所谓“道”,即“道生而术成”,强调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乡村文化振兴中“道”的内容要点有三:

  (1)治理之道,包括:①道千乘之国(孔子的治理);②敬事而信;③节用爱人(碳达峰、 碳中和、再生产产品);④使民有时(培训、工作、休息、休闲)。

  (2)打开视野,包括:①鸟瞰则宽,背负青天朝下看;②兼视则明,横看成岭侧成峰;③回归则清,圆珠笔、理念(初心)。

  (3)上、止、正之道。①“上”为奋斗、努力,天生——结果——过程;②“止” 为目标要适可而止,有所为,有所不为。“正”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公平 正义(可以、不可以。)

  所谓“术”即“术成而效达”,强调的是“正确的事,正确地做”。“术”包括四种思想准则和行为方式:

  (1)挪一步(道家的另起一行)。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茶三、酒四、溜达二、独自悠然。

  (2)高一步(儒家的内圣外王,即天、地、人)。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强调三个有利于思想,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做到理直气壮、理直气和、理直气顺。同时,要做好家园文化,做到薇服务,“其花满堂红,人心暖起来”,让每个家庭实现“生育合作社,经济共同体”;家族欣欣,夫妻涓涓,兄弟恰恰。融通智慧,相交为道,天人合一。

  (3)严一步(法家的言、行、果)。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强调现代社会是生人社会、竞争社会(好邻居,还需好篱笆);面对纠结,打开降落伞(以法治理)。党纪是铜墙,国法是铁壁;人是鸡蛋,法律是石头。无法无天可以成长,法理情才是成熟。

  (4)精一步(墨家的工匠精神)。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强调“上、止、正”逻辑,永远在路上。①个人: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任劳;任怨;任谤。②社会:要想孩儿好,必须尊三老(老师、老把式、老里正)。③效果: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三个方面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会长、广东省老子协会会长柯可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会长、广东省老子协会会长柯可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做好乡村文化传播,我们需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传统和历史的乡村实践结合起来,理解乡村文化传播活动延续乡村文化内生性,与乡村集体性共生以及坚守文化社会性这三个内在特征,明确乡村振兴对营造一个文化繁荣,乡风文明的“文化的社会”的需求,打牢农村经济基础,重构农民文化活动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模式,最终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

  柯可会长认为,就乡村振兴而言,中国在18世纪以前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引领者,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引领人类,只有中国。我们的老祖宗在农业文明时代创造了人类的辉煌,现在我国可以看到名字的农业著作有500多部、可以读到的原著有300多部,我们创造了许多诸如农耕技术、农耕制度和乡村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农耕文明中的精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有专家称,这是人类的第五大发明,西方人一年只过春夏秋冬四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非常伟大的。还有全世界公认的由中国农民创造的农业哲学思想“天时、地利、人和”,算是最高境界了。今天我们的乡村振兴,有这样的文明积淀、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只要制度设计对路,乡村振兴就不难实现。

  当前,我们的乡村文化面临的背景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物欲横流下的文化衰落。二是粗线条历史的遗憾。三是逆乡土性的乡村教育。四是后喻文化的时代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振兴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兴教育。把乡村教育复兴起来,否则未来人才就是个问题。留守儿童也好,流动儿童也好,流浪儿童也好,他们急需的就是现代教育支撑,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良好的素质,没有良好的素质就不能从事现代化的工作,没有现代化的工作就没有现代化的收入,由此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第二是续文脉。文化的血脉要很好地传承,有几个方面的涉及。一个是我们乡村中世世代代累积的世家大族名门望族的家训、家风、家教,那是乡村中文化的精华。再一个是培养新乡贤,我们传统社会上的自治就是培育一批乡贤,国家与家庭之间有一个缓冲带,由乡贤来做好衔接,让国家意志能达到家家户户,所以乡贤这个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是集器物。我们文化的传承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个就是实物传承,一个是文字传承,一个就是人的传承,这三条路径。文字传承就是史书传承,实物传承就是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等。其功能就是为历史记录今天,为后代留下当代。美国有3万多个博物馆,我们才大概6000多个。微观世界,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东西,就是底层社会结构的文化传承,把它做起来,这些对于社会发展进步起的作用最大,一个技术没有传承中断了,又需要多少代人才能把它再研究出来,这方面需要努力做好。

  第四是修志书。村应该做好村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应包括四大方面: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家有书。史书和方志都是宏观的,族谱和家书是微观的,反应的东西是最真实、最具体、最细节的,这些东西最能反映历史。我们应该弥补这个不足,应该把村志当成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来做好。方志在历史文化记录中太重要了,村、乡、县、市、省都应该有志。

  第五是承技艺。传承各种技艺,包括一些手工艺、民间的文学艺术、杂技艺术等,应该由专门的人员学习、沿袭和传承。承技艺是对传统经验积累的继承,如果我们老祖先忙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东西让我们中断了,那就太可惜了。

  第六是革旧弊。深化改革,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叫文化?我认为文化的含义是四个字,人化化人。人化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形成一种样式一种标准;化人是让人按照这个样式这个标准适应,大家必须遵守共同的标准,必须形成统一的样式,这就是化人。两者统一就是文化。文明则是全人类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所有人都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制度是文化的一种,文化是写在人们头脑中的规则,而制度是挂在墙上的规则。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只要载有人类活动信息的事都是文化。

  乡村振兴,复兴乡土文化是重要方面。乡村振兴若没有文化做支撑,那就很难振兴,物质再发达、再丰富,也只是一个躯壳,没有内涵,缺乏灵魂。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秘书长雷传平博士

  雷传平博士首先从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朱熹园视察时即兴讲的一段话开始,他总结习总书记这段话是说国家的政治秩序和精神秩序,政治秩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精神秩序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决定了我们何以是中国人,精神秩序是让我们说清楚自己是谁、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应该走向哪里;为过去赋予意义,为当下确定坐标,为未来指明方向。

  他特别指出,开展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内容之一,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的具体内容体现。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创造性,致力于乡村文化整体的开放性、精神内涵的民族性、文化特质的地域性、审美趣味的现代性、表现方式的融合性、文化元素的丰富性、文化品格的高尚性,不断探索“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甚至“脑袋比口袋更富有”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培养培育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爱农村、爱农业的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至关重要。

独立民俗学者、资深民俗文化主讲师王伯亥先生

  王伯亥先生是一位独立民俗学者、资深的民俗文化行为探索者和国学主讲师。他主讲的主要是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国学及风水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展开。

  研讨会进入第三个自由发言,参会人员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研讨会的主题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畅所欲言地发表了众多方面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方略。

  第三个阶段针对如何进行乡村文化振兴自由讨论发言,这一阶段其内容丰富,观点较多,大家从不同角度发展不一的见解:有的从国家宏观方面提出的战略性思路和政策建议,也有的从自身实际需求提出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教训;有的谈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探讨,也有的谈实务方面的具体操作和措施对策;有的从单一的乡村振兴文化探讨,也有的从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生态等方面结合探讨;有的着力谈乡村文化振兴的过去和现在,也有的着力谈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当然,更多的是展现自身的项目和抛出“橄榄树”招揽合作方......总之,十多位参会者的发言虽然角度和观点不完全一致,但目标一致,都是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献计献策、点石成金!最后,大家依依不舍留下了合影。(邓泗洲/供稿)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滕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