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西湖:科技助力 “绿”了草业 “红”了产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西湖德人牧业大草原的苜蓿草又到了收割期,一望无际的紫花苜蓿绿意盎然、花蕾摇曳。
放眼望去,大草原上一片繁忙景象,割草机、拢草机、捆草机等大型机械轮番作业,德人牧业公司总裁丁润良告诉记者,春节前已收割一批,现在二月份正是收割好时节。在牧草加工厂生产车间,堆积如山的紫花苜蓿随着机器轰鸣,化为一堆碎屑。碎屑由传送带运送到自动打捆机上,压缩成直径、高度1米左右的草垛,密封打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自动化、机械化,助力草业新发展。打包好的牧草可储存2年,除自给自足外,德人牧业每年还外销3万吨以上。
德人牧业有限公司总裁丁润良:“去年4月份,我们从日本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设备,用于草料的裹包,每小时的加工能力可以达到20吨左右,每天这台设备的加工量可以达到200吨,我们基本上都是采用全自动的机械化的设备,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力的参与,提高了整个生产效率。”
2014年,西湖管理区引进湖南德人牧业有限公司,开启奶牛养殖及牧草种植。德人牧业采用“公司+专家+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新模式,种植紫花苜蓿1.1万多亩,这种合作模式让种植农户们个个喜笑颜开,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紫花苜蓿草种植大户杨伟雄:“去年,我在草业公司承包了200亩的紫花苜蓿草种植,一共产了1300多吨草,每亩大概产6吨多的样子,除去各项开支,成本大概每亩800-900元,净利润大概18万元左右。承包这个紫花苜蓿的好处就是产品不愁销,公司包收购,种植其他的就要担心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收入没保证。”
2018年,德人牧业建成湖南省首家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牧草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大大减少了人工输出,提高了生产效率。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根据客户不同需求,牧草被制作成高肽水产饲料、高肽家畜饲料、高肽家禽饲料、苜蓿颗粒饲料。这些饲料远销贵州、江西、广西等地,去年收入达4700多万元。
根据规划,德人牧业今年新增了牧草种植面积2000亩、牧草加工生产线4条。“每年5至11月,我们还收购了油菜、玉米、水稻秸秆2万多吨,可制作成优质青贮饲料。”丁润良表示,今年饲料产值预计增长50%以上,可达到7000万元左右。
紫花苜蓿不仅可制作畜牧饲料,还催生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美丽产业。如今,西湖管理区依托德人牧业建成牧业小镇,打造出一条集养殖、种植、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全生态特色产业链,牧业小镇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实现年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文/图 刘雪芬 刘闰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