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潇湘之星

肖利民:“禾下乘凉”追梦人

作者:陈甫春 发布时间:2025-10-12 17:10:37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10月11日上午,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镇中心小学多媒体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孩子们用专注的眼睛凝视着别开生面的讲台。原来,该校迎来了隆回县关工委“金秋讲师团”讲师肖利民怀念伟大的国际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的红色教育深情讲座。

  当日上午,羊古坳镇老党员、退休高级农艺师肖利民,以《师恩难忘,教泽长存——我与袁隆平老师的故事》为题,从自己于1982年认识袁隆平老师,到2021年袁隆平老师因病逝世,共40年,在羊古坳镇牛形百亩片试验基地为袁隆平老师实施高产攻关30年,实践袁隆平老师的两个梦想: 一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把中国杂交水稻推向全球。二是禾下乘凉梦,让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更高产,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农业科学无止境,只要提高0.25个光能利用率,一季稻产量可超1500公斤,到时完全可以二分地养活一个中国人。肖利民负责的百亩片试验基地,连年实现亩产过1000公斤,2021年9月15日农业部验收牛形百亩片,亩产1114.8公斤;2022年9月2日,农业部验收牛形百亩片亩产1105.6公斤。2023年9月6日,农业部验收牛形百亩片亩产1121.1公斤,最高丘1216.9公斤;2024年9月3日,农业部验收牛形百亩片亩产1108公斤。2025年9月2号,农业部验收牛形百亩片亩产1174.5公斤。央视财经频道曾来到羊古坳镇牛形百亩片现场采访7天,在中央电视台宣传隆回超级杂交稻。

  讲座中,肖利民怀着敬仰和激动的心情介绍袁隆平老师一生荣获26次国际大奖,获国家劳模,首届国家科技奖、国家勋章获得者多项荣誉称号。袁隆平老师于2021年5月21日因病在长沙逝世,整个省城,家家户户、男女老幼自觉同往两个地点悼念。马路边、田边试验基地,全部摆满鲜花祝语,那场面真叫“前无古人”。为怀念恩师袁隆平,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际,肖利民提出,在国家劳模、十九大党代表王化永的努力下,农户和社会有识之士自愿捐款近200万元,在羊古坳镇雷峰村科研基地立了一座袁隆平铜像,袁隆平铜像广场现已成为全县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在这里学习袁隆平的劳动精神、科研精神、创造精神,树立自强不息,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1955年出生的肖利民,1973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公社农技站工作,历任农综站站长,从事国家基层农技推广46年。在当地成功的推广了100多个新品种。所推广的品种都比当地品种增产10%至15%,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自1996年至今,一直为袁隆平院士实施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负责技术指导,多次创造全国和世界高产纪录。肖利民三次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肖利民2015年退休。当时袁隆平院士签字建议政府返聘肖利民为技术专家,继续实施高产攻关。在袁隆平院士的鼓励下,肖利民自觉向袁隆平学习,继续努力实施高产攻关与农技推广。连年实现百亩片过1000公斤,刷新历史高产纪录。肖利民退休后,还一直担任羊古坳镇老科协会长。

  肖利民长期从事农技服务工作,与本镇与周边乡镇的种田农友大多数都认识,服务态度好,基本做到有求必应。需已退休,但每年还坚持免费为种粮户发放技术资料,给50多户贫困农户免费提供种子。水稻育秧和生长期间,肖利民骑着二轮摩托车在田边转悠,现场为贫困户和种粮户提供技术指导,每年电话咨询服务上万次。让不懂技术的农友及时搞好病虫防治工作,让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让农民种粮获得高产丰收。

  肖利民用毕业的精力,倾情农技服务与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为袁隆平院士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高产目标,让超级杂交水稻在当地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全国和世界高产纪录,让隆回因为超级稻高产纪录响誉全国和世界,成为令人瞩目的靓丽名片。

  据悉,湖南省隆回县关工委因势利导,优选邀请像肖利民一样的县内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组成“金秋讲师团”,通过集思广益和深入调研,推出了红色教育、法制教育、隔代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四教同台”这一独特宣讲品牌。“四教同台”宣讲接地气、有人气、长志气、鼓士气。受到了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许多人对垂垂暮年的无奈感慨,面对退休离岗的无所事事,也有许多人感到迷茫和困顿,然而在湖南省隆回县关工委,一群老有所为的 “五老”人,在县关工委主任胡芒权、执行主任彭南彪的带领呵护下,却生活得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没有人看得出他们已经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肖利民仅是“金秋讲师团”团队成员之一,因为他们用智慧,用热情,用依然能够不断奉献社会的活力把青春留在了他们的笑容里。他们不辞辛劳、走遍了全县各乡镇、街道,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讲课的感人身影。他们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通俗易懂,台下掌声阵阵、赞不绝口,他们从编写教案到制作课件,每次讲课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每位讲师编写的教案质量高,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用性强。近四年来,“金秋讲师团”在全县各学校巡回讲课1000多场次,参加听课人数达到十多万人次,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团体讲出一个大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赢得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