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湖湘文化 > 文化传承与保护

梅山水师传奇| 有大贡献的梅山水师郑若玲

作者:罗忠卓 发布时间:2022-09-06 08:34:19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一)40 多年天天为伤病人服务

  郑若玲的父亲郑昌吉,任直乐大队支书。是水车区最好的大队支书。很有工作能力,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得群众和领导的好评。

  文化革命期间,夏延贞老师在直乐小学教书。因为出身地主,未婚夫是国民党军官,所以把她下放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解放前裹脚的女老师,走路都困难,集体劳动更加吃不消,郑支书对她同情照顾,不去田里劳动,只在土里做点劳动。

  夏老师的父亲夏则贤是个老梅山水师。来直乐小学看望女儿,得知郑支书关心照顾。为感谢郑支书的恩情,把祖宗九代密传的水师医术教给郑昌吉。

  郑昌吉,因为当支书,大队很多实事都要他亲自处理,所以把水师医术教给聪明孝顺的大女儿郑若玲。她很热心地学习水师医术不久,水车区红碎茶场医务室需要医生,区委书记把郑若玲调到水车区红碎茶场医务室工作。

  郑若玲,性格直爽,心地善良,做事认真,很有责任心。为把医务室办好,为几百场员服务,积极工作。医务需要一些药品,就去水车药站买药。负责卖药的是欧卫新,多次交往,两人便熟了,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因为都有比较传统的思想,不敢谈恋爱。后来知道内情的人做媒,于 1982 年 2 月结婚。

  她俩在诊伤、诊病、用药方面有共同看法,情投意合,加上同行共事,夫妻生活增加了更多的甜蜜,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通过区政府和新化县医药公司同意,郑若玲调离红碎茶场,来到水车药站,正式开始诊伤。郑若玲晚上出外诊伤,欧卫新经常陪着去伤者家。旁边人笑话:“白天陪着老婆,晚上还要陪着老婆。”

  “我怕她跟着别人去,不回来了。”欧卫新笑着说。

  郑若玲装着生气:“经常跟着我,烦死了。”

  “你俩恋爱时,谁追谁?”

  欧卫新高兴地指着自己,“现在继续。”

  恩爱之情,令人羡慕。

  其实陪着出诊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保护老婆的安全;二是当助手,学技术;三是增加感情的浓度。

  第二年,生下了宝贝儿子欧斯奇,全家更是高兴。满月的时候,做满月酒。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姑姑、舅舅姨妈、满堂亲戚。

  10 多桌酒宴,欢欢喜喜、大吃大喝,一醉方休。

  随着几年的诊伤实践,医术水平大大提高了,梅山水师的名声流传很广,慕名诊伤的人越来越多。

  上团公社一女孩奉×容,11 岁,父亡母改嫁,跟着叔叔生活。有一次上山割草,背着背篓,割草的刀放在背篓里面,不小心荆棘挂倒背篓,刀子落在脚后跟上,砍断了脚跟。到卫生院诊治,没诊好,变成了跛子。一个想把她做儿媳妇的人带到郑若玲国药店诊治,他则走了。进行热敷、按摩。上厕所都是郑若玲背,半个月可以落地行走,一个月可以回家了,送她的人没来接,只好自己回去。药费、吃、住未收一分钱,回家的车费都是郑若玲帮她交的。

  一天晚上,长石大队在长石小学开群众会,因为人数太多,踩断楼枋,楼板连断,100多人从楼上跌下去,有几十人受伤,大队干部赶急派人跑到水车国药店喊郑若玲水师。郑若玲迅速安排研好敷药,把常备的消毒药、止血药,敷药、纱布、包扎带、固定的杉木皮夹板等装好,与丈夫欧卫新,还叫了两位助手,拿着手电筒,向长石走去。爬了 20 多里崎岖山路,满头大汗,浑身湿透,气喘吁吁地走到长石小学。

  只见点着煤油灯,竹片火,已把伤员扶到另一个教室里。首先进行消毒,止血,再把骨折的先重伤后轻伤,一一把骨折复位,敷上药,用纱布包好,再用杉木皮夹板固定。

  一直忙到天亮,还有三个轻一点的没敷好药,清点人数,破了一点皮,没有伤骨的除外,重伤 17 人。

  大队干部安排人和受伤的家人,扶着或抬着伤员往家里走,告诉郑水师上门诊伤。医药费由大队会计和出纳来国药店算数结清。先后用了三个月,才把伤诊好,恢复健康。说起诊伤,是最累最难的一次。

  隆回县麻溪村一个 4 岁的小孩,双手开放性骨折,他爸爸送来诊治,诊好之后没有钱交。

  郑若玲说:“没有钱就算了。”10 年之后,他父亲提着一只大鸡,一块大肉,冲进郑若玲的厨房。她老公欧卫新不知怎么一回事,问他有事吗?

  “我是麻溪的,10 年前送小孩来诊伤,当时没有付医药费,今天是来谢恩的。送一点礼物,请不要嫌少,收下。”

  欧卫新喊郑若玲。“过去的事就算了,还要什么东西?”“莫嫌意,我挣了一点钱,医药费也要交清才要得,你们太好了,没钱也诊伤。”

  长石村五保户李×广,62 岁了,他在炉观帮别人做事,不小心跌了一跤,右手骨折,找郑若玲诊伤,说自己是五保户,没有钱。

  郑若玲说:“没有钱也要帮你诊。”诊好伤之后,李×广逢人便说:“郑水师真好,没有钱也诊伤。”

  一位 80 多岁的老太婆,左大腿骨折,因为儿女都能挣钱,把她送到湘雅三医院治疗,两年多的时间,花了 2 万多元钱。回家半年之后,右大腿骨跌断,老太婆再也不到湘雅三医院去,一定要请郑若玲水师帮她诊。手法复位后,敷上药,开出中药,6 天之后换药,两个月可以落地走路了,费用只有十分之一。

  详细记叙的,这里只简述几个事例。

(二)为了更好诊伤治病,兴建“新化通和医院”

  梅山水师郑若玲,现年 61 岁,新化县水车镇直乐村人。16 岁开始学水师,45 年来,诊伤 6 万多人,其中一个晚上诊 17 个伤者。免费诊伤近 1000 人,深得伤者好评。

  她的丈夫欧卫新,从新化县医药公司水车药站卖药开始,后提为药剂师。1982 年与郑若玲结婚后,扩大药站门面,改为“水车国药店”,卖中药、西药、各种成药、保健品及贵重药材和补品。销售收入每天上 1000 元。加上郑若玲在此诊伤治病,用药量更多了。销售药上几千甚至上万元。经过几十年的治病和卖药,资金积累上亿。

  她的儿子欧斯奇,湖南中医学院毕业,全家一起从事医药行业。为了更好诊伤治病,为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郑若玲和全家人商量:建一个医院。招聘专家、主任医师,能治疑难病症,为伤病人就近医治。全家人都同意。

  欧斯奇向新化县卫计局送去“申请兴建新化通和医院的报告”。经调查审核,同意在水车国药店旁兴建医院。请设计师按医院型式进行设计。

  六层楼房,占地面积 1000 多平方米,造价 2000 多万元。能容 1000 人来往活动,各科门诊部,住院部有 100 多张床位。放射科、B 超室、DR 机、CT 等医疗设备。灯光、电梯,行动快速方便。

  2015 年 6 月“新化通和医院”正式营业。招聘医护人员 38 人,内有主治医师、专家坐诊。对伤病人服务周到热情,门诊人数有时超过附近镇级医院。

  私人建一个医院,是郑若玲行医诊伤的最大愿望。现在实现了,内心非常高兴!并且把水师的医术传给了儿子,梅山水师后继有人了。这是第二件高兴的事。

  61 岁的郑若玲本来可以休息,乐呵呵地度着晚年,但她硬是闲不住,还要亲自为伤者诊伤。有些伤者也直接找她诊,因为她是有名的梅山水师。她亲自诊,伤者才 100%的放心。她自己也觉得,能做点事,生活才充实一点,为伤者诊伤,还是一种乐趣。

  同行的人赞许:郑若玲是个有大贡献的梅山水师。

  新化通和医院兴建不久,外地人还不知道。隆回县一位 30 多岁的建筑工人,在兴建紫鹊界宾馆打工,不慎被钢筋弹着头部穴位,倒在架子板上,肘关节脱臼,手骨断了。伙伴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经检查骨折,用石膏固定,痛得一夜没睡。

  有人告诉他,梅山水师郑若玲医术最好,她现在在水车镇东南面建了“新化通和医院”,你可去找她。

  等不到天亮,他妻子陪着他,打着电筒来到通和医院门前。

  欧卫新打开门,看见两个人,心里一惊问,“为什么这么早?”

  他说:“昨晚痛得不能睡,熬不到天亮,就来找郑水师诊伤。”

  “快进医院,到凳上坐好,我去喊郑若玲”欧卫新说。

  郑若玲赶急洗涮一下,叫他到医务室,把石膏敲开,洗干净进行消毒,手法复位,照×光,完全吻合,说完全不痛了。进行敷药,包扎固定,防止错位。

  他说,“想睡了。”赶快安排床位,扶他睡下,注意伤处莫移位,一会儿呼呼入睡。

  再开中药,要他老婆煎药,醒来之后服用。一天一晚觉得好多了,三天之后换药,一个星期之后,说舒服多了,再换敷药,带三剂中药服用,手痒痒的可以活动了。但要注意伤处,避免脱位。一个月之后,可以不敷药了,服药也可以减少次数。三个月之后,可以做点轻微家务,干重体力最好半年之后。

  梅山水师对骨折甚至骨碎的手法复位,功能性吻合,敷上“神圣散”包扎固定,吃药恢复正常,医药费开支少,是最先进的方法。这是“神奇”的地方,所谓“传奇”也就在这里。

  骨伤科医院骨折开刀上钢板,缝针之后用石膏固定,等骨头接好之后,再破开皮取出钢板,缝针,待皮肤吻合完好之后剪断线。当然是最先进的,但增加伤者两次伤痛,钢板费上万元开支,是受伤者不太愿意的。所以 90%以上受伤者,都想请水师治疗。

  水师医术里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皮肉里面的骨折、骨碎现象用肉眼看不见。若能直接看到骨折、骨碎状况,则骨折、骨碎可以100%的复位。而现代的“×”照片,可以弥补这个短板。新化通和医院有骨折复位的完备设施,因此骨伤科的治疗可以达到 99%的成功率。

  梅山水师对骨折、骨碎的手法复位,是历史上最先进的医术。也是现代最先进的医术!加上中西结合、标本兼治;新老配合,如虎添翼。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