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文化人”
中午回家做菜时却发现没盐了,于是去楼下一小商店买盐,刚到店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跨入店门看到一位30多岁戴着一副黑边框眼镜,穿着一套黑色西装的高个子男士正和店主在讨价还价。原来那男士来买香烟,店主说10元钱一包,男士却十分不高兴地说:“在我朋友店里最多收我9.5元。你为什么要高卖5毛钱,你这是开黑店吧,老子是‘文化人’,你是想打劫吧!”“不是,这烟进价就是9.5元,我一直是卖这个价的。”店主微笑着耐心解释道。“这烟老子不要了,你就留着作‘镇店’之宝吧!一看就是个没读书、没文化、没素质的人,难怪只配开这种小店,和你说话有辱老子文化人的身份。”这次男士说话的声音又提高了N分贝,几乎是在吼。随后把烟重重地甩在柜台上骂骂咧咧扬长而去。可店主却不急不恼地收拾着被甩在柜台上的香烟,抬头笑着问我需要点什么?我说:“请给我包盐。”我很想安慰她几句,可又不知说什么,在转身走时不自禁地说了句:“开店也挺委屈的。”她却笑着说:“没什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不管什么样的顾客,遇到就是缘。”我被她如此深沉的修为所折服。其实我和这位店主很熟,她叫茜茜,在这开店已好几年了,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当年是被体制改革的浪潮推到了个体行列。
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文化人”呢?
关于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及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名空姐在飞机落地后去头等舱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她惊奇地发现一个座位上的被子竟然叠得整整齐齐,这一幕让空姐瞬间眼前一亮、感动半天。这就是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有一次和楼下店主茜茜、雨桐一起散步,茜茜拿着几颗花生边走边吃,剥下来的花生壳用另一只手拿着,雨桐说:“你扔了不行?这样抓着不嫌累?”茜茜笑着说:“等会找到垃圾桶再扔。”这种无需提醒的自觉也就是文化。
还有一次我下班走到茜茜店门口,看到她把一块有几颗钉尖朝上横在马路边的小木板捡起来,我惊讶地问她:“你捡这个干什么?”她看着我笑了笑说:“这么多钉子,若是过往行人不小心踩上,会钉到脚的。”她拿回家后找来一个铁锤小心翼翼的把钉子取出来,然后又拿来一个塑料袋把钉子包好连同那块木板一同放进垃圾桶里。我一直看着她做完这一切,我为她的善良感动了好几天。这也是文化,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真正的“文化人”,不仅仅只是读了多少书,拥有多少知识,还要具备多方面的修为、涵养,如格局、思想、内涵、品位等,更重要的是在有自觉和自控能力的同时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拿这个女店主来说,顾客用如此恶劣的语言侮辱她,她却不恼不怒、不愠不火、淡然处之。我不知道那位男士到底有多高的学位、有多渊博的知识,但他即便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可他的言行举止也与他的学识大相径庭,在5毛钱的利益面前撕下了“文化人”的伪装,裸露出粗俗的内心世界。如此出口成“脏”、心胸狭隘,还以“文化人”自居,岂不让旁观者感到可笑,让文化人蒙羞。(作者: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