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前:品高者,因书而智
在“天铺白纸地搭台,鸡画竹枝犬绘梅;半夜寒风吹过去,一张印染抖开来”的《冬之痕》里。袁君勇前赠予我的全精装《系列丛书》,集诗、文、书、印于一体,凸显其在文化上的不懈追求与成果——含辞吐睿,气若幽兰;高华婀娜,令人神往。沉浸其中,犹如欣赏一支美妙的小夜曲,总在有月光的夜晚响起,点燃起我绵缠的乡愁;又像一首首古韵的律诗,总在思乡的情境中泛起淡淡的念想,让人久久流连在如年往事中。那抹记忆,那道风景,已然定格着他非比寻常的人生画册,时时闪耀着熠熠光芒,共鸣着玉佩叮当的生命回响。
袁君的文化创造,不裹足于艺术门类的藩篱,而是像自由的骏马那般,踏破禁忌,任意驰骋于整个大文化的生态原野。其诗、文、书、篆,不仅仅是技术主义的产物,而是蕴含着对世界、对社会、对世态的解读与揭示,融汇着他对社会改革的追问和历史人文的情怀。世事与生命的多元性,既引发着他的思考,又强化着其诗性的格调与色彩。
作为一个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染,又具现代艺术观念和现代文化精神的厅级领导干部,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对人本主义立场的捍卫和坚守。在他的作品里,有挚爱、有关怀、有仁善,有鲜明的价值立场,有准确的是非界限。他不是为诗而诗,而是将艺术视作载道与传声的车辆和扩音器。袁君诗、文、书、印,不求唯美,但求意高。犹如科头乡的桃林米酒,浅尝一口不觉醇,但反复斟饮,就品出酒中乡愁。
品其诗,摸其印,赏其书(法)。如果单从审美角度看,也许并不那么太养眼。但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观去考量,就能发现不但可品而更是耐读,极具丰盈内涵与深刻思想。若再深入考察一下,那“拔地三千尺,凌霄二百春。铜盔遮霹雳,铁甲御烽尘。南接维山秀,北连资水滨。临窗吞海岳,拾级步青云”的古城北塔,就峨峨眼前。
每到一处,他都能写出精湛的诗行。这为的是给岁月以深刻的褶皱,以沟壑云朵柔软的土壤,轻弹长满苔藓的诗页。让一片景物咬住另一片景观,牵引阳光从地下跳上屋檐,一级级捡拾星空斑驳的云霞,接纳燕子衔来的草子,使之在瓦楞上长出青苗,去怀抱天空的整个秋风。用从瓦缝渗出的炊烟与惊雷炸响的闪电,墨染黑云吞噬月光的奔腾;没有飞檐走壁的本领,哪敢掀翻记忆的屋顶?
因为,袁君写诗追求奇崛、险峻与坚韧,有着开裂之中的豁然、重压之下的挺拔和历史当前的坦然;并能把水火不容、尖锐对立的两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冲突,构建起一种超然的平衡,让平面之上有激荡之风和震撼之力,且拥有重叠和错位的视觉冲击之效,当然也就促成其诗的独特铺陈。
特别《山河万里吟》,无不以意象绵密的所到之处,将所见所闻与山石景观的重叠组合,展示着磅礴与阔远气势。其诗所表,以智见长,以诗取胜,以史服众,气韵披靡,疏密相间,或错落变化,或密不透风,或苍苍郁郁,或烟岚浮动,或瀑泉直下,或水光波动,于厚重深沉中不失灵动,宏阔幽远中妖娆神韵。诗内,空气清新,碧波荡漾;词外,古木葱郁,纵横捭阖。从苏州虎丘到洞庭岳阳楼,从延安宝塔到北京八达岭,从长沙湘江到岳麓书院,从大熊山到紫鹊界……无不绿树红花,鸟语茶香,诗情画意。置身其中,浮躁的心会瞬间安祥,好似曾经的过往,都如一种修行,只为今日的邂逅。
尤其《四时佳兴》,颇有怀素草书之意蕴,笔走龙蛇,汪洋恣肆,情至高潮,意绪难平;笔势刀润,笔法郁勃;行笔疾徐,或疏或密,或浓或枯,上牵下连,游丝顾盼,似断还连。如连,则笔连意密,率性自然;若断,则笔断意连,字断气连,跌宕多姿,意趣盎然。这一气呵成的韵味,与袁君波澜起伏跌宕不凡的人生相映衬。不求雅致,但求形神;不求外观之仪表堂堂,但求气质之超凡脱俗。如酒,似茶,若云。需耐心品味琢磨,方能恍然大悟。
有圣贤云,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智,智者因书而乐。能静心写书者,定是心思沉稳,不骄不躁,泰然处事的人,不扰于外界浮华,不乱于内心焦躁。而今,多数人往往缺乏一些有质量的思考和感悟,忙于生计也好,安然享乐也罢,不可否认的是,写书一定或多或少带来些许改变,这便是袁君世界观与方法论带给人们的现实启发。有《翠楼吟》词云:
先觉聪资,
中小范示,
三尺讲台答疑。
进取最砥砺,
跃上宝庆中文系。
蒙扉启题。
博览群书疾,
练字晨曦。
发奋立,
思解时弊,
才华缜密。
进击,
唐诗宋词,
翰墨平仄兮,
方寸篆笔。
玉石魂灵碧,
劲柳扶风资水逸。
独树厅级,
崛起梅山地,
一身豪气。
铁血泣,
勇攻经辟,
前承史记。
生命需要感悟,亦需要坚守。袁君通过“诗文书印”的集结出版,升华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这对后来者来说,无论身处顺境抑或逆境,都可从书中汲取更多生命的能量;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补充营养与思想收获?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着他,在其思想的引领下,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去体验未来之路的两侧——知草木之性情,得山川之灵气。诗曰:
凌空苍穹渺云丽,
诗文书印洒天逸。
万里山河吟梵音,
四时佳兴翰墨题。
生活是诗意怀远,
方寸之间眼界奇。
求索资江舍得处,
科头龙湾乡情碧。
作者 杨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