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湖湘文化 > 传统礼仪习俗

记忆中的年味

发布时间:2022-01-27 02:50:05 原出处:梅山风V 阅读:
魅力潇湘网

湖南人有一句土话

“大人子望插田,细伢子望过年”

小时候年味是期盼

长大了年味是回忆

随着年岁渐长

年味和时间仿佛一起从指缝中消逝了

如果你也很久没有尝过湖湘年味

很久没有亲身参与过家乡过年时的年俗活动了

不妨跟着小编一起

细数那些湖湘年味习俗

重回儿时难忘的新年时光吧~

杀年猪·熏腊肉

  要说以前的年味,往往是从杀年猪、熏腊肉开始的。寒冬腊月,一阵土猪的嚎叫唤醒沉睡的大山,不用说,那肯定是有人在杀年猪了。循声跑去,远远就能看见三五个身强力壮的汉子配合师傅,摁猪、刮毛、抬挂、开边,额头冒着热汗,脸上却溢着喜悦;围观的人则对年猪的肥瘦和肉质的好坏评头论足,还不忘对主人一年的辛劳大加夸赞。师傅还在分割猪肉,我们已经把目光转向伙房,期盼一场泡汤盛宴隆重登场。

  那时的猪都是吃野生猪草或农家红薯长大,绝对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新鲜的猪肉和着刚从地里拔回来的萝卜蒜苗从锅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紧接着,爆炒猪肝、酸辣肥肠、红烧砣子肉陆续上桌,好客的主人拿出自家珍藏的好酒热情招待左邻右舍,我们这些蹭饭的孩子总是吃得满嘴流油,喜笑颜开。

  杀了年猪,接下来就是熏制腊肉。各家留足送亲戚朋友的新鲜肉,剩下的都会放到木桶里腌制起来,十天半月后便挂上柴灶熏烤。那时熏肉不像现在刻意花几个小时过过烟速成,而是天天烧柴做饭的时候,顺便就把肉熏好了。一日三餐,家人依偎在火坑边,聊着家长里短,烧着柏桠桔皮,不知不觉,肉已变成金黄色,一滴滴猪油滴入土灰,腊味在整个屋子里弥漫。心急的孩子催促妈妈从火塘上取下一块好肉,搓去烟灰,开水漂洗后放入铁罐烹煮。不多时,香味扑鼻而来,取出腊肉放上砧板,妈妈还没来得及切好片,孩子们便一拥而上,抓上一块鲜红的爆腌腊肉吃得津津有味。腊味在村子里飘散,年味便开始浓起来,年味一浓,新年也就近了。

打糍粑

  腊二八,打糍粑。糍粑是湖南春节时必吃的传统点心,手工捶打的糍粑,咬一口,软糯绵柔,甚是美味,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而现今很多糍粑都是机器制作了,打糍粑这一仪式感已经很少见了。

  打糍粑是个技术活,一根舂锤承载了许多儿时乐趣,每当打糍粑的时候,小孩总要围观看热闹,蒸好的喷香糯米倒入石槽中,两位成年男子手握舂锤,轮流捶打,节奏讲究稳、准、狠,哒-哒-哒声传来,热气升腾的年味就在你一锤,我一锤中被打出来了。

爆米花·米豆腐

  那些年,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不吃爆米花和米豆腐等于没有过年。过年之前,大家都盼着走村串户的爆米人出现,直到有一天,一个一头挑着爆米罐,一头挑着风箱和煤灶的老爷爷终于来到村里,孩子们便欢呼雀跃,一步不离地跟着妈妈吵着要爆两罐米花。尽管那时生活困难,家里没有什么余粮,但妈妈们终究经不住孩子的纠缠和哭闹,纷纷端上包谷或大米前来排队。只见老爷爷一手拉着鼓风机,一手摇着圆鼓鼓的小铁罐,还不时关注着铁罐上的温度计,约摸十分钟后,他将铁罐从三角架上提起横放在地上,左脚踩着铁罐,右手用铁棒使劲扣向铁罐,“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白烟散开,白花花的爆米流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布袋。刚出罐的爆米花让人垂涎三尺,孩子们冲上去抓几粒放进嘴里,一脸满足与陶醉。条件好些的家里,在米花中和入新鲜的米汤,再加点白糖,那甜蜜的味道更是让人久久回味。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吃汤圆,可对于不好甜食的我们来说,那色泽鲜亮、软滑细嫩的米豆腐更受青睐。过年的前几天,大人们就忙碌起来,准备自制米豆腐。首先将淘净的大米放入水桶中浸泡,等上10来个小时,父母将浸泡好的米提到院中的磨房,相互配合,推拉石磨,磨成米浆,然后将米浆倒入装有温水的铁锅,掺入用谷草灰、黄荆条秘制的碱水,凭经验掌握火候熬成浆糊,舀入事先准备好的瓦钵,待其自然冷却成型后用刀划成方块即大功告成。这时,大人会趁热给每个孩子切上一块,就着醋或油辣子吃鲜,让人倍感美味。接下来的日子,米豆腐或与腊肉蒜苗同炒,或与小菜葱花成汤,或煮面条当和菜,都是一道道美食。

赶大集

  春节前夕,赶大集,置办年货是很多湖南人必不可少的年事,俗话讲“进了腊月门,年味铺满集”,临近年关,湖南各地的集市都是红红火火的一片景象。

  大集上,各色年货非常齐全,前来购买的人们络绎不绝。在这里,你能闻到最真实的湖湘烟火气,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是熟悉的乡音,众人忙忙碌碌,笑脸盈盈,生机又活力,温暖而幸福。

贴春联、写年福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的大门就多了一抹红色,上面红底黑字或红底金字写上了吉祥话,代表着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春节传统习俗中,手写春联是笔尖上的年味,也是传承千年的宝藏。这一道道红色的年味,为自家大门添一道红红火火。

甜酒,小钵子甜酒

  年关已至,伴着小调走街串巷,阡陌深深里,你总能发现藏匿着湖湘风味的老味道,甜酒就是过年的味道记忆。

  当“甜酒,小钵子甜酒”这一极具韵律的叫卖声穿越街巷,在你耳边回荡时,记忆恍若回到那个时光泛黄的午后,贪吃的孩子急匆匆地跑向货郎担,道一声:“来一碗”。

祭祖

  百善孝为先,传统习俗中最让人割舍不了的仪式应该就是祭祖了,它是一年里最隆重的仪式,代表着族人慎重追远,缅怀祖先的家族情结。

  除夕当天,家人将祖先牌位摆放整齐,把准备好的蒸肉、鸡、鱼、香炉等祭品安置桌前,家人依次上香、磕头,表达对祖先怀念的同时,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除夕守岁

  除夕一到,家里的炊烟就会比平常更早地升起,一家人忙忙碌碌准备一顿舒心的年夜饭,饭后家人齐聚,共同守岁。

  在传统观念里,守岁可以驱逐病灾,把福气迎进家门,正所谓“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全家人围坐火塘,取暖守岁,守住此刻的欢声笑语,迎接来年的幸福安康。

看春晚·放烟花

  在我的眼里,看春晚绝对是最温馨的一段记忆。那时,整个院里只有二叔家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年三十晚上,二叔二婶早早地抬出八仙桌或风车,将电视高高地放在上面,一人上树转动着外接天线,一人对着电视上密密麻麻的雪花点监看,把效果调到最佳。吃过年夜饭,全院男女老少围满院坝,蹲的蹲、坐的坐、站的站,好不热闹。大家一边等着春晚,一边嗑着瓜子,吃着酥糖,节日的氛围格外浓郁。每当春晚在欢快的音乐和主持人激情四溢的开场白中开始,我们都下定决心要熬到新年,守岁拿红包,可每次总是没过多久就在妈妈的怀里沉沉睡去。尽管如此,对春晚的美好记忆,依旧封存在了那个年代。

  儿时过年,最让人兴奋的当属放烟花爆竹。腊月二十后,孩子们揣着积攒了大半年的零花钱相约跑到烟花爆竹售卖点,对着鞭炮、冲天炮、窜地鼠、弹幕烟花反复挑选,讨价还价。在回来的路上,孩子们早已忍不住玩性放起了鞭炮,或将鞭炮快速扔进河里,炸开一片水花;或将鞭炮插入稀泥,炸得泥土四溅;或在鞭炮上盖上破盆,看盆子飞向空中。吓得胆小的孩子躲在妈妈的怀里,使劲捂住耳朵,又不时探头等待那砰的一声巨响。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大家拿起手中的烟花一起数着弹幕发射的次数,看烟花将天空渲染得五颜六色,大家在浓浓的烟雾和漫天飞舞的鞭炮碎片中,尖叫着、欢笑着,那一刻才真正地感受到过年了!

春节闹龙灯哒咯

  春节闹龙灯哒咯,祈祷风调雨又顺。说起春节的灯舞,每个湖南人首先想起的应该就是传统的闹龙灯,从大年初六到十五,本地的龙灯到各家里舞一圈,主人家里以鞭炮迎接,烟、茶、点心招待耍龙人,舞罢给众人发红包。

  身居城市高楼的湖南人可能无法体验传统闹龙灯的热闹,但在乡间每天都有龙腾盛世上演,配上锣鼓奏乐,长龙时而腾空飞舞,时而低空盘旋,引得人目不转睛,阵阵叫好。

穿新衣·拜新年

  以前物资极度匮乏,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没有不穿补疤衣服的。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平日里,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即使破旧了,母亲也舍不得扔掉,穿针走线、疤上加疤,将衣服补好让我们继续穿。只有等到过年前,父母才会从集市上扯回几匹蓝涤卡布,请来村里的老裁缝,为每人缝制一身新衣裳。做好的衣服,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寓意着一切都是新的。于是我们在对过年的盼望中,隔三差五地把衣服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偶尔家里来了客人,更是忍不住穿给他们看,炫耀一番。终于到了除夕夜,我们把新衣服放到枕边,即便进入了梦乡,仍然是一脸的幸福。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喜气盈盈,小孩子们穿上崭新的衣服跟在拜年的舞狮队后兴高采烈。吃过午饭,我们开始前往亲戚家中拜年。兄妹几个提着父母准备好的节礼沿着山路行走,一路上都是串门拜年的人,我们蹦蹦跳跳、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便到了亲戚家。我们把节礼送给长辈,他们一边端出水果和点心让我们吃着,一边风风火火到伙房准备午饭。我们则和亲戚家的孩子在院里追逐嬉戏,玩得大汗淋漓。吃过午饭,长辈总会塞给我们每人一个红包,还不忘往我们的兜里揣上糖果瓜子,让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告别长辈和伙伴踏上归途,大家依然玩兴不减,吃着、闹着、唱着、跳着,没有半刻消停。接下来好多天,我们都会这样在去往亲戚家的拜年路上往返,美滋滋地吃着美食,拿着红包,心里真是比蜜还甜。

  如今过年,人们衣着华丽、饕餮大餐、住着楼房、开着小车,却总是怀念着以前的年味。细细想来,我们怀念的不是以前的年,而是对质朴亲情的深深记忆,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期待。(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