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苑之声

戴冠红茶:如此荒野,如此芬芳

作者:杨建长 发布时间:2025-01-05 13:07:23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深冬枯水季,资江河在流经白溪时弯了几道弯。贴地而生的戴冠荒野茶,升腾起紫色的梦影,跑山鸡在陡坡凌波觅食,它们黄色的翅膀,被冬阳的光影剪辑成伏地最圆润的蛋堆。

  枞树是戴冠山茶叶最守信的天使。山泉水清透,以醉“山峰”的笔力,吸引着张卫东和他的伙伴书写和美乡村的过去和未来,也吸引力了我们一行人的走近。

  远山晚翠,浅茶深岙。这里凝聚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张东华的父辈和其他技术人员的汗水。用几乎自生自灭的“有机”管理,他父亲带领当时大队茶场社员“挖山不止”,挑水栽种。而今,五十年过去,张东华感谢日复一日雨水和阳光那么殷勤,清洗了他的屋顶;感谢600多米海拔每天带给他新的雾霭,他似乎已经“老”了,但露水的容颜总是年轻,依然守护着茶叶的品质“高度”,“旷野辽阔”般的空灵明亮。

  张卫东以“一种心灵状态”对应“一种古典情怀”,以一种磨砺自我的修养对应茶叶整体品质的深度迷恋”;他“总是试图通过陆羽茶史解读,作出更全面荒野茶的质量回应。以作为思考新化河东山里茶产业问题的借鉴。他诉说青春时代的做茶记忆:“其萎凋之高蹈、揉捻之大胆、叶片之清洁、风干之蜜香。绿叶的“绿”,是鹅溪的“鹅”,是资水的“滋”,是炎黄的“艳”。那时那刻,他的手指是松枝,是船桨,是茶室的马甲,是条索站在上面成为了松果,成为了月牙,成为了弯“弓张”的笔画,也许“朝如青丝暮成雪”,他成了青黄不接的“黑绿”组合,从茶马古道的罅隙中寻找芬芳。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他惊诧于自己深红橙美的“戴冠红”,仿佛是从他心里自然流泻而出的一首颂歌。他还把这份初心融进了“戴冠红”介绍的字里行间,努力讲好戴冠红茶的故事。

  当戴冠人立足传统,打破传统,走向多元。便开始了不断的创新性发展。那带着梅子青淡淡的绿,温润大气,彰显着茶韵极致之美。一届又一届茶博会的参加,其所呈现的办公茶,接待茶、礼品茶,越来越让人的目光聚焦到戴冠茶业。

  他用溪边一棵金黄的银杏树等茶,用山村上空净美温暖的炊烟煮茶,用深陷于石头艰辛的脚印种茶,他把自己的名字刻进泉水和云朵,并在日出前将神与人交接的光线中品茶。

  张卫东对“独饮”的需要甚于“人群”,对“品茗”的需要甚于“热闹”。如果把生活比作一个山头,他期待这丘峦都像茶台,每一次都要有面向“鸟灭青山”的茫然。假若茶山里人来人往了,即使有了悬崖民宿,也有被人的身影遮挡的可能。在张卫东眼里,一切与“茶”有关的文字都是“诗”,而一切的“诗”又都是好茶的来源。

  当揉捻茶叶的疼痛惊醒日暮苍山,张五郎的后人便迎面走来。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在这戴冠山酒色茶香氤氲里,把蚩尤的骄傲倒入红茶,让资江给“咕咚”一口咽下。

  感觉真的好香!

  □ 杨建长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