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二哥”的短视感悟德国农村
刚散步回来,我习惯性点开朋友圈,一下就被陈二平局长从德国发出的一组异域短视频所深深吸引。
该视频展示的那是一个德国乡村的午后,却呈现着一片慵懒的美妙,似辽远的江汉平原,坦途得一望无际。
远丘在阳光中展现出淡淡的青葱,清风轻拂广袤黄土地,徐徐吹来草木和庄稼的清香。觅食的小鸟,似乎从午睡的梦里醒来,比较迷糊地离开巢穴,个个舒展翅膀,轻盈地跃上尖顶农舍,欢快地鸣唱着歌谣,为那宁静的午后,带来了一份悦耳的音符。
其实,这对二平来说,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还是他思想和感悟上的远方。
在旅居德国期间,他总把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与进步中的中华民族做比较,将行走与读书相结合,先观察,后行走,再思辨,然后再分析。
如此,使得他走向了更宽广的欧洲,走向了更绵延的沃土,走向了更无边的哲思,将关于德国乃至欧洲自然、人文、历史、现实的种种感悟诉诸朋友圈,形成着真诚的表达。
他说,德国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故乡,也是世界“哲学”出口量最多的国度。其城市化率高达到98%,只有2%的农业人口,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各种农产品自给率高,安全品质可信度高。不仅如此,德国政府对农民管理很宽松,容许他们不“爱”农业,甚至容忍他们“不爱国”……特别在某些方面直接追赶美国。
德国农业农村的发达程度让他惊讶无比,感慨良多:按道理来说,中国的农业农村理应比德国更先进和更有成就。因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50%多的农业人力资源,有农业八字宪法的保护,有每年一个一号文件的促进发展,有顶尖“三农”专家的顶端导向。
历史带着沧桑走来,时代于无声中前进。
站在德国面前的广袤乡村,二平成了不仅是战败国德国农业农村发展进步的时代见证者,同时也是他们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积淀与人类智慧的旁观者。
于沉静而平和的氛围中,他将参观的每一步都凝固成一段开放包容的时光,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德国人过往否定“元首英明”的气质。使得记忆中的苦难与希望,产生出对世界进步人类的感悟与眷恋、对民族生活的思索与热忱,以站在巨匠身边的高度,去凝视今天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每一位外出参观或旅居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体验。
或许,这就是独步未来的真正魅力。
此时的二平,也许正站在莱茵河畔观莲赏荷,抑或沿着荷花栈道漫步,玉露拂过,荷花在脚下交错涌动,如一脉脉清波层层涌起,波澜壮阔,徐徐有声,像一个妙龄女郎用优美歌喉在轻吟一曲激情澎湃的歌谣,使人心旷神怡。
作者 杨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