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近邻”不如“远亲”

作者:庄园人 发布时间:2024-01-15 06:35:37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小区附近看上去像彩虹似的一座大桥

外婆奶奶们在尚未通车的新马路上一道带娃

尚未上学前班的同龄宝宝在小区里一道看狗狗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却说:“近邻”不如“远亲”。

  帮女儿带娃,我和老婆在城里呆了先后将近三年。

  新来乍到时,还觉得城里头挺繁华、蛮热闹的,尤其是城里的夜晚,光怪陆离,街头人声鼎沸,如同白昼,甚至比白天更为闹腾。

  诚然,城里许多地方要比农村相对便捷些,比如出行、购物、就医等。

  但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感受与日俱增,那就是“近邻不如远亲”。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髙楼大厦里,这些同一栋同一单元同一层的邻居,大都是不约而“同”的,来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识,相互设防,一笑而过,算是互致招呼。

  原来,“邻居几十年,不知大哥贵姓”的城市生活状态并非空穴来风。

  让我至今耿耿于怀的是我们遭遇的“好邻居”。

  一件小事让我对他下了一个“该同志素质很一般”的总鉴定。只是我们不想与他一般见识。

  那还是发生在两年多前的事情。当时女儿刚生完产,月嫂还在。加上宝宝尿不湿之类,生活垃圾自然要多一些,大大小小好几袋,每天到晚上打包送下去一次。

  运送垃圾这件事是由我主动承担的。跑腿我一向是挺勤快的。

  一天傍晚,我把这些打好包的垃圾袋临时堆放在门外过道旁,想照惯例,吃完饭后散步时顺便带下去,免得一趟走。可吃罢晚饭,因有事没有即时下楼,自然忘记把门口大包小包的垃圾及时送下去了。

  结果好意外!邻居竟然将这大包小包摆在门口(有的可能越界到他家门口了)看上去“颇为壮观”的垃圾拍了照发布在本小区微信群。

  一时间,我们全家上下都慌了神,这下该“出名”了!全小区都晓得这户人家最不讲卫生了。

  刹那间,我脑际还怯生生地浮现出抖音里“城里套路深,我想回农村”的那则经典段子来。

  幸好,小区里的人似乎大都能理解并谅解,并没有将这事儿放心上。或许,善解人意的人还会觉得这邻居小肚肌肠,有点“小题大做”。

  事后邻居解释称,他先是在群里提了醒,又敲了我家的门,见都没有反应之后才这样做的。

  而我们正处在傍晚锅碗瓢盆的忙碌中,确实不知道邻居的群内提醒和现场敲门。

  将心比心,我们也理解邻居当时的心态。

  时值夏日,这大包小包的垃圾肯定会散发些难闻的气味。可能他更担心的是今后会持续出现这种垃圾乱放的状况。

  毕竟,我们做的不当在先,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经此“曝光”之后,我们再没敢将打包待扔的垃圾袋暂置房门外了。要么直接送下去,要么先放在房内。

  从这点上讲,似乎还得感谢邻居的另类“友情提醒”!

  现在,与邻居还是邻居,在走廊或者电梯迎面偶遇时,仍然相互打点“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的招呼。

  不过,与上述情形截然相反,也碰到过一些确很友善的人。

  上回,我一大早去隔壁小区换皮衣服的坏拉链。我只知道该小区里有一家缝仞店,而不知具体在哪栋。

  我礼貌地问一正在小区散步的老人,老人很热情。他说他也不知道,但他老伴知道裁缝师傅的电话。他告诉我在原地等一会,他回家让老伴帮我打个电话,要裁缝师傅下来找你就是。

  不久,这位热心的老人下来了,他说老伴打通了师傅电话,你稍等一下。

  果然,不一会,那位裁缝师傅从小区另一栋出来找到了我。

  我立马感到这个名叫“茶山馨苑”的地方很温暖,里边有古道热肠。并且,这里也是女儿曾经租住的地方,至今倍感亲切。

  还有,小区里同龄娃娃的爷爷奶奶们相互之间都很友好。许多时候大家都一起带娃一道玩。让孩子们从小学会互动,懂得分享、合群,为娃们来年的学前班集体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大人们才真心体会到和童心相处时的一种天真、单纯和活泼。这时,孩子们便成了大人与大人之间友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这些城里的“近邻”毕竟比不上家里的“远亲”。

  与家里亲人之间的一通电话,或者一条语音、一段视频;来自老家的亲戚,或者朋友,都让人格外温馨、久久难忘。

  连两岁多的外孙女阿果见到家里来了客人,一听到大人们说这是“老家的爷爷奶奶”(还不是“自家的爷爷奶奶”),她便一点都不觉得陌生,一点都不感到害怕了,立马像熟人一样往人家身上爬。

  上回老家肖爷爷廖奶奶带来的黄橙橙香喷喷的家乡薯片阿果最爱吃了,早已吃完了,每天还在反反复复地问“我要吃薯片”“我要吃薯片”。

  家乡的味道总是令人念兹在兹。这大概就是与生俱来的“家乡情结”吧。

  出门在外,与人为善,真诚待人,低调行事,明“智”保身。这便是我从近三年的城居生活中所悟出的一点处世之道。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
上一篇:羽绒服修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