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小说/纪实文学/剧本老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当过兵,却没有打过仗,和平兵。从十几岁开始,我就敬佩那些上过战场,经历过死亡考验的人。那是真男人,满身的雄性曾为祖国而战,此生也值了。前不久央视播放的电视剧《远征远征》,令我喜欢。倒不是因为别的,他还了国民党那代军人的一个公正。战争太残酷了,但这十万远征军,义无反顾,很多人从此再没回来,包括尸骨也葬异乡。
所以,前两年,我和几个朋友在编写新化抗战史时,去采访一些老兵,他们已老成枯树,但提起曾经的战斗,双目就飞出神光。我懂得他们,那是一生最雄壮的岁月。他们的枪打死过日本人,并且,在大会战中,幸存了下来。
有一个名叫曾阳春的老兵,101岁了,参加过昆仑关大战,活了下来。他说,真不晓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那么多活鲜鲜的战友,都是后生啊,瞬间就没了。老人双眼含泪。他内心的创伤,七十几年过去,修复了否?
还有一个老兵,名字忘了,当时他是国民党七十三军的一个排长。他参加了雪峰山战役。
他随营长余凯,在新化桃林这一带,与鬼子杀了个天昏地喑。有天夜里,营長带几十个敢死队员,他也在其中,悄悄用木划子过河,偷袭敌荣。大刀与盒子炮起了作用。他后来说,打了那么多恶仗,这一仗让他觉得自己做为军人的伟大。
他的大刀砍了五六个鬼子。抗战结束,他没去山东,做了逃兵。回到家,一直种田。九十年代初,他已七十来岁,偶尔看了电影巜台儿庄保卫站》,独自在家中哭了一场。
老兵其实是战争留下的一个谜,无法去彻底解开它。不少参加过战争的老兵,在气质上多少有点不寻常,有的还揉杂几分神经质。这神经质就是战争留下的痕迹。他们战争之后,生活在各个角落,但几十年的光景,岂能让他们遗忘?我们没上过战场,这便是灵魂上的差距。
《高山下的花环》中一个烈士才享受几百元抚恤金当然不会再出现,但很多老兵,仅仅是一个钱字说得清楚的吗?我见过一个参加过自卫还击的老兵,受过伤,而且他的伤残补助是本县最高的。他每次见了我,就扯着我,说他那个想在本县建一座烈士陵园的报告总批不下来。我说,我若是县长就好了。他就伤感。他说,我是享受了伤残金,可我那些牺牲的战友呢?
有报道说,美国越战结束后,有几万老兵自杀。我总是怀疑它的真实性。然而,只要听那些老兵讲战争的残酷,就想,假如我也去打了某场战争,又幸存下来,又将如何?所以,身边常有老兵对现实冒出不满情绪,我从来觉得他们很阳光,但当时他们的战友牺牲了不少,心里为此一直未能解这个结。
刘伯承元帅建国后,凡儿女们问他过去打仗的事情,他几乎釆取回避的态度。尤其打黄维兵团那一仗,惨烈之状,无法言表。他虽多次说慈不掌兵,但战争一定让这位军事大家心头有痛,才不愿回首。我们更多时候想到的是英雄的伟岸,但他们所经历的战争,像弹壳一样永远落在灵魂里了。
今天下午偶遇一老兵,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四十一军地炮团的。他说自己是维稳对象。老兵竟成了维稳对象?我笑着说,当年你们上战场是维护祖国稳定,现在来维护你们的稳定了?
他苦笑了一下,给我们多少钱当然是个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我问:什么是主要问题?他说,我在乡下,社会地位还不如一个村痞。村痞吃得开啊,有点什么事,一下就解决了,上至村长下至村民都怕他呢。我一听激动得提高了声音,你曾是保卫过祖国的人!老兵倒平静地笑了,说,我现在还活着,每月还能享受政府五百块的参战补助,也该知足了。
天下老兵都如此?
(作者:曾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