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门红”到“琅塘星”
位于新化县西北边陲的天门乡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这里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但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还任重道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家远出,基层治理面临重重困难,乡风文明建设有待提升。
困难重重的基层治理
2017年,新到任的党委书记刘鑫来到了天门乡,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刻不容缓。全乡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青壮劳动力寥寥无几,尽管文旅产业发展态势乐观,但遇到了难以破解的发展瓶颈。于是,他提出了“两手抓”的发展策略,即一手抓文化旅游,一手抓有机蔬菜。其中,土坪村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一度成为乡村旅游热点,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为当地的村集体经济和百姓创收数百万元。
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全乡经济迅速发展,老百姓的集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新房子盖起来了,村里的有机蔬菜基地搞起来了,老百姓笑起来了。然而,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和恶性竞争的产业让他渐渐头疼,在美丽的景色下面布满着养猪场的废水和垃圾,乡风民俗急需改善,但经过多种方式探索,依然没有寻找出一条适合当地的治理之路。
“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
就在2021年7月,他借助娄底市全面开展“娄底红”的契机,出台了《“娄底红”天门网格志愿者服务队实施方案》。他着眼乡村治理,以党建为引领,在吸纳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建立了“党建1+11”工程,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为了建立一套符合乡村实际且可行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他通过走访调查、集思广益,精准提出了“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其核心便是“党建1+11”工程。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也是服务群众的,通过党建工作来推动各项事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是指一种做法,由党建引领和互联网思维发展构成的一套方法体系,同时“党建引领”是这套方法体系的根和魂。“11”是指十一项体制机制,包括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积分管理、绩效评比、教师驻点宣传、乡贤会、函报制、关爱助学金、应急救援队、文明习惯曝光台等十一个方面。
以党建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途径的“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迅速发展,覆盖全乡所有中心工作,累计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总队1支,支队19支,志愿者1137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在刘鑫的探索实践中,已经成为全乡人民都牢记于心的指挥棒,拉进了党和群众的距离,在老百姓之间营造了“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发展理念。
“琅糖星”基层治理体系的形成
2022年1月,由于工作调动,刘鑫离开了天门乡,来到了琅塘镇。新化县琅塘镇是全县的电陶、特陶产业中心,经济发展能力强,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但,跟天门乡一样,琅塘镇突出的问题也是基层治理困难重重,他思考着“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是否可以复制、推广呢?
到琅塘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还只有一个月,他就着手复制和推广自己在天门乡探索实践出的“天门红”乡村治理体系,因地制宜,继续探索,健全体制机制,推出了“琅塘星”基层治理体系。
“琅塘星”基层治理体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善,更加成熟,也更完备。其中“1”依然是党建引领和互联网思维;“11”分别是领航工程(琅塘星志愿服务活动)、远航工程(党建惠企联点共建)、聚力工程(关爱助学金)、强基工程(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形象工程(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到户)、助力工程(乡贤会)、智慧工程(四单模式)、渠道工程(院落会)、筑梦工程(星星点灯公益计划)、强筋工程(集体经济消薄)、防卫工程(琅塘星应急救援队)。
同时,他提出三项机制:一是“三个强化”,强化党建引领、强化系统集成、强化自主创新;二是“三治融合”,倡导自治、用好智治、推崇德治;三是“三全齐升”,全员参与、全民当“星”、全面推介。
基层治理难题的迎刃而解
琅塘镇党委书记刘鑫的探索实践,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形成了一套兼具理论意识和实践路径的基层治理体系,他成功地解决了天门乡和琅塘镇的基层治理难题,为全市、甚至全省提供了新时代基层治理模式。
从“天门红”到“琅塘星”,这套基层治理体系共发展乡贤、志愿者3467名,印发简报212期,推介文明事迹636起,在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报道60余次。
他说:“实践证明,‘天门红’、‘琅塘星’这种基层治理体系是完全可以复制、推广的,是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的‘实操办法’。‘琅塘星’也已成为了琅塘镇基层系统治理的‘牛鼻子’,是经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有益探索。
从“天门红”到“琅塘星”的探索之路上,他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艰难与辛酸。从最初周围一些干部对“志愿服务”的不理解,到对他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的治理模式的不理解,他常常被一些乡、村干部质疑,在落实各项工作的时候也遭到指指点点。他没有在意这些,而是苦口婆心地跟全乡的干部解释。他每天都在思考,都在实践中总结,十一项体制机制都是他指导干部们一字、一句地修改、完善出来的。他活跃在志愿者群里,活跃在全乡的每一条田埂上,他充分调研,与一些干部谈心了解,与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了解情况。短短两年内,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认真修改每一条简报、每一篇通讯,撰写理论文章,任何文字材料他都要自己亲自修改。(文 / 欧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