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苑之声

新闻要“讲故亊”,但不是“编故事”

作者:姚赣南 发布时间:2022-09-05 10:26:50 原出处:华文融媒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写新闻要善于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更多的读者。对于这一点,许多记者和媒体都在大力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然而,在讲故事的时候,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新闻”与“故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新闻必须真实、新鲜,而故事可以虚构、陈旧。

  为此,在讲新闻故事时,不可走入编故事的歧途。编故事使新闻变了味,是在写小说,不是在写报道。

拍短视频别编故事

  网上曾流传过一段某女孩考上清华大学后感恩父亲的视频。可是,在几段不同的视频中,这个女孩的父亲一会儿是“工地上的工人”,一会儿是“捡瓶子的”,一会儿是“植物人”。由于各编各的,让人看了后觉得很不可信。

  网上还有一些所谓“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其情节是一个男士在街上向一个陌生的女孩要二十元钱买碗面条吃,理由是手机没电了,身上也没带现金。有几个女孩怕上当,不肯给。后来,有一女孩同意给。接着,那男士说,钱不要了,我们是在拍“正能量”街访节目,既然你肯帮助我,我也要帮你,你目前有什么困难?那女孩说,自己父亲病了,住院抢救还差几万元。那男士马上就用微信转几万元钱给那女孩……

  类似这样的“节目”越来越多,脚本雷同,都是在编故事,不可信。

乱编故事危害大

  编故事还发生在多地旅游景点的导游身上。有的导游在向游客解说景点历史时,讲假史,讲野史,泛滥成灾,特别热衷于给旅游景点“添油加醋”,一块石头,一棵枯树,一条水沟、一座破庙,都可编出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实质上是对游客的欺骗。

  不少讲解以野史、宫斗、传说、段子为噱头,信口开河、真假不分、缺乏内涵,有些甚至歪曲历史、鼓吹迷信,贩卖黄色,低俗露骨,令人生厌。这种编故事式的讲解,传播了错误的知识和观念,对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造成误导。长此以往,对旅游景点本身的形象也是一种伤害。

  在文艺界,一些演员也为某些媒体乱编故事大为恼火。个别媒体的胡说八道,作为热点被很多平台转发,当事人成了炮灰,可能被这帮编的故事人影响一辈子。有的工作室发声,不接受也坚决抵制这种造谣生事、恶意揣测、蓄意抹黑等逾越了法律底线的行为。如果媒体、个人或者营销号在写某个明星的新闻时,是完全“虚构”,如果给事件的主人公造成难以弥补伤害,就可能会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对虚假新闻加以铲除

  在当前新冠疫情反复的形势下,一些网络段子通过编故事来博取眼球增加点击量。据“网信上海”微信公众号消息,在上海疫情严重期间,网民举报并经查实,圈群传播的“5月1日松江区一阳性病例在大润发购物致超市封闭”“吃南汇8424西瓜感染禽流感”“青浦金泽某超市售卖外省市捐赠猪肉”“上海一阿姨带回方舱被子导致200人感染”等传言均为虚假信息,上海市有关部门已及时组织公开辟谣澄清。自4月上旬以来,已累计对传播涉疫谣言的67个网络群组予以封停,对41名首发谣言的微信个人用户予以处罚。

  涉疫信息的发布、传播事关防疫大局,广大网民务必以权威机构发布信息为准,要增强主动辨识谣言、抵制谣言的自觉性,不发布、不传播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以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讲故事与编故事虽仅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新闻撰稿人的媒介素养。在对待新闻真实性的态度上,是最能衡量其素养高低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里的“真实”包含着几重意思:

  1、它是实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2、它是有具体发生、发展的过程,不是仅仅只有一个结果。

  3、它在细节上也是真实的,不能添枝加叶。

  4、它要记者亲眼所见或者经过核实,不能凭道听途说。

  5、新闻在写作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过度夸张渲染。

  写新闻坚持讲故事而不是编故事,关系到记者的职业操守。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使写出来的新闻可信可亲。如果让编故事的假新闻满天飞,会让人无所适从,十分反感,给社会造成混乱,应予坚决制止。

  作者:姚赣南,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