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艾”心守护“精康融合”
3月31日,汝城县精神病医院(文昌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康复科艾草飘香,20余名精神康复患者和社区康复对象通过艾叶青团制作活动重拾生活信心,点亮重返社会的康复之光。
艾叶青团制作活动以“青团文化讲堂”开场,该院康复科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清明食俗与艾叶青团制作技艺,从艾草汁调配到糯米粉揉制,从豆沙裹馅到蒸制火候,生动呈现传统饮食的文化意蕴。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康复对象学以致用,艾汁调配清亮葱郁,面团揉和力道均匀,包馅入料大小适中,碧绿的青团在指尖轻拢慢捻中逐渐成型。一位康复对象感慨道:“艾叶原本是药物,还可以食用,艾叶虽苦,可灸百病,治一切恶气,我们一定可以在三月三拔除灾祸,祈求福祉,早日康复。”
这次康复科采用“医护-社工-康复对象结对协作”的活动模式,分队组团,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艾叶青团制作。通过工作人员耐心示范动作和鼓励康复对象不断尝试,起初生疏的手法逐渐流畅,全体康复人员也逐渐融入,现场一片欢声笑语。蒸笼升起的热气氤氲着艾草清香,几百枚青团亮丽登场,康复对象捧起亲手制作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没想到自己也能完成这么精细的手工!”“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可以的。”……康复对象将部分青团送给长期照护自己的康复科工作人员及住院病友。一枚枚青团既是康复成果的展示,也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更是“艾”心守护的体现。
汝城县精神病医院坚定“精康融合”之路,再次创新工作思路,将民俗体验与职业康复相结合,手工技能训练与社交技能训练相结合,既锻炼了康复对象的手部精细动作与专注力,又强化了康复对象自我价值感,还通过成果分享环节有效提高其社交能力,让艾草青团传递的不只是传统滋味,更是社会共融的温度——精康融合的实践,在文化疗愈中书写‘康复有路、人间有情’的答案。
□ 朱忠达 范莉 曹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