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焦点.观察

白溪春姬峡红色民、俗博物馆:红色传承与民俗文化在这里交集

作者:张光英 张琳 张湘中 张建新 发布时间:2024-06-04 19:45:44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6月1日,我们驱车来到了大熊山脚下的白溪春姬峡游览。沿着小路徜徉其间,被这里的山水灵秀,峭壁青葱,空声峡谷所折服。游人们三五成群,任其欣享,赞叹这里风景清幽,不愧是避暑的好地方。听导游介绍,春姬峡是战神蚩尤老婆的所在地,每一步都留下了千古传说,清澈的溪水是春姬的长裙,嵯峨的峭岩是春姬的婀娜身姿,担心丈夫蚩尤的安危,挺直腰杆放眼望去,而山上的树木则是春姬的头发,茂密而葱茏……神奇的山水,孕育了神奇的传说,令游人流连忘返。

  可春姬峡除了神奇,却又有历史的足音在这里回响,红色的传承和地方民俗文化碰撞在这里回味。迸发出火花,这里就是白溪春姬峡红色、民俗博物馆。

  我们信步走进由民间个人自办的红色、民俗文化博物馆,只见500平方米的展馆显得有点拥挤,但那一件件、一只只、一幅幅、一本本、一筐筐、一个个的红色与民俗藏品摆放在四周,吸引着我们眼球,抚摸着、谈论着,边看边有感而发,似乎与历史对话,又生怕惊醒岁月沧桑。

  参观完后,博物馆馆长刘孝初接待我们,虽然他说已有60岁的人了,但完全看不出来,最多50岁模样。刘馆长善于言辞,他说这个博物馆是2016年开办的,讲着他的藏品,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我们从他的讲述中了解到他办馆的初衷和他人生的经历……

  刘孝初,鹅溪人,木匠、锯匠出身,人们都习惯叫他汉木匠。他技艺出众为人和蔼,锯匠、木匠生意很好,又带了徒弟,年纪轻轻,在80年代就有了丰厚的收益,由于刘馆长的好奇心强,且做木匠时,做家具雕些花鸟虫草,慢慢地对地方文化民俗有了兴趣,同时,看到一些木雕,根雕,就买了下来,后来发现不少老百姓家里的旧碗,菜盘、旧桌,凳及织布机,纺纱机等民间物件买下来。在刘馆长看来这些物品都有时代烙印,要保存下来。为了传承地方文化民俗风情,从90年代开始,刘孝初便下定决心收购古玩收藏古物,保存历史遗迹。

  从刚开始的骑单车,在本地走村串户,收购,到骑行摩托去安化、溆浦外地收购,再到后来放开眼界去北京,江西、河南、浙江、广东等省进行古玩学习,交流收购,一步步扩大了收藏范围,也从过去的一味收藏地方民俗文化,了解到不少老百姓家里有毛主席像章、书籍、报刊、画像等,他觉得红色文化收藏意义大,价值高,于是将红色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一块进行收藏。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奔波努力,共投资了2000多万元,从全国多地购回了玉器,瓷器、银器、木器、佛教类,书籍类、像章类、袖章类、兵器,历代名人书画等地方文化、红色藏品1万多个品种,共计藏品10万余件。其中引人注目的毛主席像章,书籍、报刊、杂志、画册等红色藏品,超过了1万件以上。

  刘馆长最后告诉我们,虽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古玩市场生意不景气,亏空了四百万元,但他不后悔,相信总有一天会云开日出。他感谢爱人和子女全力支持他,给了他精神上的鼓励。他下一步的打算,由于场地有限,藏品太多,准备在大熊山又开办一个博物馆,吸引更多旅游人前来参观,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了解地方民俗文化。我们衷心希望刘孝初梦想成真,在自己的收藏天地里,施展才干,有所作为,薪火传承,把历史的印迹一代代传下去……

  张光英 张琳 张湘中 张建新 摄影报道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