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潇湘要闻

红色文化与爱的家园

作者:简畅 发布时间:2025-01-02 11:11:47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春花夏草 ,秋月冬雪。轮回在高低起伏的珠山。成立于2019年8月18日的“娄底市贤母文化研究会”,已然在“国之贤母”的墓旁,草木无声又黄土无语地走过了五年的“云烟岁月”。她以风的“脾气”改变着雨的“态度”,浇筑着这块红色高地的母亲“模样”,吹扫着这座隔着孙水河、遥望仙女峰的园地。雕刻着红色的印记,打磨着时代的纹路。

  从北京赶来娄底的隆回人刘莉华,在与珠山相处的岁月里,发现了几乎快湮没在历史进程中的“国之贤母”的故事,进而整理出与贤母有关姜家人的血脉精神,并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想象和宣传,凝聚起一种厚重的精神存在;赋予其英雄主义的独特质感和光芒。尤其她身上那种深沉、执拗、果决的素质,以感同身受的情感契合和精神共鸣抵近了市域人个体生命的“精神追寻”,彰显出极端境遇中意志、信念和精神传承的力量。

  作为娄底市贤母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的刘莉华,用情感与理性交叉交织的“方法论”,于纷繁日常的现实“娄底”,把姜氏刘母与抗战时空、与伟人敬题寿联、与革命母亲葛健豪、与非遗传承和书法艺术集结高举,做出了充满着人性审美的推送,给人以一幅幅文化遗存的画面,镶嵌在南来北往的史海钩沉和幽思画境中。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在“贤母文化”传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跳出哲思的箴言,使之由“情”上升到“思”的飞跃过程,跟一般传统“研究会”豆腐块似“切割”不同,她引领会员通过每周一晚的经典阅读、定点关注“留守儿童”“关怀抗战老兵”“办书法班”“接待市区党政机关党日活动”,向着更高的文化传承境界前行。使“研究会”成为了一个浸染着红色文化的独特学习场景。

  投资近100万元建起“贤母文化长廊”,购置了大荧屏电视系统,向山区小学捐赠图书30000余册,到山东、河南、安徽作文化交流,资助留守儿童近50个,上党日课约300场次,走访了100多位抗战老兵,每年走访看望资助残疾人。先后获得各类社会组织颁发的“湖南省'心系国防好家庭'、最美公益普法个人、最美文旅人,湖南省全民终身学习组织,娄底公共文化服务市范点,娄底市双拥教育基地,娄底市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尤其还重磅接待了娄底市城管局“深化家风家教主题实践”活动。2024年被湖南省图书馆授予“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贤母文化分馆”。

  在这里,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场域,而且还是来访者抒发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时空。每天映照着熙熙攘攘的健身人群,同时还抚慰着不同的人生悲喜,在人间和人生的“十字街头”,她们纵横捭阖,甚至调动了艺术手段——电影、音乐、书画,组接成现实与历史并存的文化长廊,使研究会具备一种“大学堂”的内涵和思想库容。

  往前走,你仿佛能听见春天的马蹄声;往上走,脑中的思想就能催开来年的花朵。珠山卧野静谧,她若春秋草木。风来,雪过,路边上的研究会,好像有另类密语。

  而今的贤母文化研究会,虽然它足以光芒四射。但它内敛、低调、含蓄,甚至不知道光华的热烈与奔放,不知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物质”,而在它过去五年的寂静与坚韧守望中,孤独地聚集与收纳,最终将汇聚成它自身成长的巨大能量。

  □ 简畅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