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Xiao xiang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行记潇湘

武灵丛台秋望,凭吊千年赵风

作者:刘雄 发布时间:2025-10-22 21:28:48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魅力潇湘网

  应中国旅行社曾仕波先生之约,前往河北武灵丛台,凭吊千年赵风。一下火车,友人就把载到了邯郸。

  暮秋的风掠过邯郸古城,带着漳河两岸的清冽,轻轻拂过武灵丛台的青砖黛瓦。拾级而上,每一步都似踩在历史的琴键上,那些沉睡的岁月,便随着脚步的回响,缓缓苏醒。

  这座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的高台,曾是“胡服骑射”的策源地,如今仍以挺拔的姿态俯瞰着邯郸城。登台远眺,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与远处隐约的太行山脉相映成趣,让人在古今交织的意境中,生出无限遐思。台基上的残碑断碣,刻满了岁月的沧桑,那些模糊的字迹,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赵武灵王革新图强的壮志豪情——正是这份打破陈规的勇气,让赵国得以北拒匈奴、南抗强秦,在战国的纷争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漫步于丛台之上,飞檐翘角间似乎还萦绕着古赵宫廷的丝竹之声。相传,这里曾是赵王宴饮宾客、观赏歌舞的胜地,如今虽不复当年的繁华,却仍能从那些精雕细琢的斗拱与栏板中,想见昔日的盛景。一阵秋风掠过,槐树叶簌簌飘落,落在掌心,带着历史的温度,让人不由得想起李白“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的诗句,那份穿越千年的浪漫与怅惘,在此刻愈发真切。

  西侧的七贤祠内,韩厥、程婴等先贤的塑像庄严肃穆,他们的忠义故事与武灵王的革新精神,共同构筑了邯郸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祠堂外的古柏苍劲挺拔,枝繁叶茂,仿佛在守护着这份跨越千年的家国情怀。站在祠前,凝视着那些镌刻着贤良事迹的匾额,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敬意,正是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故事,让历史变得鲜活而厚重。

  短短的两个小时,来不及细细探索武灵丛台的余韵,匆匆而过的我们,只能慢慢地回味。回望这座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高台,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见证着王朝的更迭,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武灵丛台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古朴与雄伟,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力量——那种敢于革新的勇气、坚守忠义的品格,早已融入邯郸的血脉,成为这座城市不朽的灵魂。

  走出丛台公园,市井的喧嚣渐渐入耳,而心中的那份宁静与震撼,却久久难以平息。此次登临,不仅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那些沉睡的岁月,那些鲜活的人物,都将成为心底最珍贵的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刘雄,湖南新化人。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且行且歌》、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

魅力潇湘网
责任编辑:卿跃飞